7月16日,科技部组织相关专家对我校必赢766net手机版昝林森教授主持的863计划“中国肉牛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课题进行了中期检查。校长助理、科研院常务副院长韦革宏教授、科研院重大项目处孙楠处长及动科学院院长姚军虎教授参加了会议。
专家组在认真听取课题主持人昝林森教授汇报、审阅有关资料及现场考察的基础上,经过质疑和充分讨论,一致认为该课题研究思路清晰、方法科学、经费使用规范,课题进展良好,已完成了阶段性考核指标,为完成课题任务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并就课题后续研究工作在成果凝练、产业化应用及外协单位经费预算执行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自2013年以来,在昝林森教授主持下,课题组以中国黄牛、牦牛及国内培育的肉用牛、肉乳兼用牛为研究对象,从基因组水平揭示了我国以秦川牛为代表的地方黄牛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探究了不同品种牛在驯化过程中抗病、肉质及繁殖等性状形成受人工选择的分子机理;开展了家养牦牛及野牦牛基因组重测序工作,筛选到了与牦牛产肉和产奶等数量性状相关区域;开展了西门塔尔牛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筛选到了与牛腿肉重及甘油三酯含量显著相关的候选SNPs位点;获得了影响我国地方黄牛、牦牛、肉用牛及肉乳兼用牛生长、肉质、繁殖等性状相关候选功能基因。课题实施两年多来,筛选得到了与肉牛抗逆、抗病相关候选功能基因7个,肉质相关候选功能基因8个,繁殖性状相关候选功能基因16个,肉牛肉质性状相关SNPs位点19个,为进一步解析我国地方黄牛重要经济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和肉牛生物技术育种工作奠定了基础。课题实施过程中,培养研究生32人,发表学术论文68篇,其中SCI收录57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2项,授权1项,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获科技成果奖励3项,其中省级科技一等奖2项。
检查会现场
在我校肉牛育种基地现场考察
在我校肉牛中心科研平台考察
学院领导与课题组合影
检查组专家与课题组专家合影